admin 2025-11-16 19:46:21 云存档

古琴之「禁」到底是什么?

一、琴音之「禁」

东汉应劭在《风俗通义》中直接解释道:「以为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,大声不喧哗而流漫,小声不湮灭而不闻。」可见古琴之「禁」要求琴音的音量大小适中,「中和」即是琴禁观念对琴音的规定之一。另一方面,《白虎通·礼乐》指出:「雅者,古正也,所以远郑声也。」古琴为「禁」,因此要禁淫邪,而存雅正之音。

古琴之「禁」要求琴音中和、雅正并不是限制艺术的自由,而是在于通过正「音」来正「心」。只有这样,人才能在古琴中完成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大任,古琴才能真正承载「大道」,成为载道之器。

二、琴人之「禁」

唐朝薛易简的《琴诀》提出:「弹琴之法必须简静,非谓人静,乃手静也。手指鼓动谓之喧,简要轻稳谓之静。」琴人必须「志静」与「气静」,「志」与「气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道德品性的范畴;另一方面,琴人在技术上还要「手静」,即要求弹琴用指简单轻稳。所以,琴人之「禁」包括道德品性和技术实践两个方面。

古琴之「禁」要求琴人之德性,正是为了能发出对人心有善的影响的琴音。这种重视艺术创造中艺术家的精神状态,强调艺术对人心感染作用的观念,是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根本原因。

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艺术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状态,在当代去看古琴之「禁」便有些许局限性存在。首先,琴人之德和琴音之德是否具有能够机械对应的特性,是值得存疑的;再者,古琴之「禁」所具有的保守性也确实存在。

因此,当代古琴艺术家们都纷纷从各个方面,探索古琴的更多可能性,目的便是让古琴这个古老的乐器,带着传统的精华,更好地走进这个时代,更从容地和我们相遇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极光云巢-多端游戏数据互通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