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砷、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控制:以中国土默川平原为例
核心亮点
地下水中砷的富集与含水层介质含盐量密切相关。
高有机质含量造成的还原环境是砷富集的关键。
碱性环境对氟化物和砷化合物的富集有很大影响。
碳酸盐矿物与萤石之间的溶解平衡控制着氟化物的含量。
抽象
全球范围内,高氟、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,饮用水对人体健康危害大,受到广泛关注。本文以中国土默川平原为例,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, 地下水流量 运用系统理论和水化学分析方法,揭示了干旱、半干旱地区高氟、高砷的形成机理。土默川平原非承压地下水和承压地下水中氟化物最高浓度分别为7.2和11.2 mg/L,总砷最高浓度分别为200.3和162.3 ?g/L。地下水中的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含水层介质中的可溶性氟。由于水岩相互作用,地下水中的可溶性氟含量最高,而砷含量最低。 碱性环境 水解引起的 长石 平原中部地区矿物的富集对该地区氟、砷的富集有重要影响,高氟水是在高浓度Na+、Na2O、NaNO3、NaNO2 ...2、Na+ 低浓度钙2+高砷地下水分布于碱性还原环境中,含水层介质中可溶盐含量较高(>200 mg/100 g干土),铁和砷的还原溶解作用 锰氧化物 和HCO的竞争吸附3? 导致承压含水层和潜水含水层中砷含量较高。研究结果对供水安全和 水质改善 在世界上的干旱半干旱地区,高氟、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。
图形概要
下载: 下载高分辨率图像(438KB)
下载: 下载全尺寸图片
*原始摘要在线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04565352201150X?via%3Dihu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