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古是谁?神,还是狗?
在中国的传说里,最早的帝王是谁?许多人脱口而出——盘古!可盘古到底是个什么来头?翻开古籍,各种说法五花八门。
有人说,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。《三五历记》里写道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。万八千岁,天地开辟,盘古也跟着长。”他一天天长,天也一天天高,地也一天天厚。等到最后,天地终于稳固,而盘古……累死了。他的身体化作世界的一部分:呼吸成了风云,双眼变成日月,血液成江河,筋脉成山脉,皮毛成草木,汗水化作雨水,甚至身上的寄生虫,都成了人类。这么一听,盘古不仅是开天辟地的英雄,还是人类的“祖宗”。
但问题来了,关于盘古的另一个版本,画风完全不一样。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里说,盘古其实是只狗,还是高辛氏的宠物。话说当时犬戎作乱,高辛氏发话:“谁能砍下犬戎吴将军的头,赏黄金万镒,还把公主嫁给他。”这时候,盘古——哦不,盘瓠,突然叼着将军的脑袋跑了回来。皇帝履行承诺,把公主嫁给了它。结果,这对“奇葩”夫妻跑进了南山,生下五男五女,成了长沙、武陵蛮的祖先。
等等,盘古到底是神,还是狗?这两种说法完全对不上啊!有人认为盘古就是盘瓠,但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。《后汉书》里提到的盘瓠,只是长沙、武陵蛮族的祖先,而盘古的传说却流传极广,遍布全国各地。江西有盘古山,湖南有盘古堡,四川、江苏、陕西都有盘古庙,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地方部落的神话。而且,关于盘古的故事,几乎没有提到他是帝喾养的狗。这么看,盘古和盘瓠,似乎是两码事。
那么,盘古到底是谁?如果他和盘瓠是同一个,那他就不是中国民族的始祖;如果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存在,那盘古的真实身份就更加扑朔迷离了。无论如何,这些传说听上去都精彩得很,至于信不信,就看你自己了。
在盘古的传说之后,咱们的历史舞台迎来了一个叫“三皇五帝”的神秘人物组合。可问题是,三皇五帝到底是谁?谁也说不清,历史的雾霾让人眼花缭乱。最早提到三皇五帝的,是《周官·外史氏》,但它只说了有这么些人,并没明确点名是谁。到了后世,关于三皇五帝的解读,那可真是百花齐放,众说纷纭。
展开全文
先来说说“三皇”的事。根据《白虎通》那本书,三皇的构成,居然可以由燧人、祝融替代。有的人说没有燧人,就应该有女娲!这个说法一出来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再翻开《淮南子》系列的三篇文章,里面描绘了女娲炼石补天,断了鳌足立四极的场景,这和祝融、燧人争斗的故事混在一起,完全搞得人晕头转向。话说回来,燧人是火的发明者,祝融是火神,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火,难道他们还真是一个部族的标志吗?真不知该怎么吐槽。
接下来是五帝的谜团。关于五帝,古代学者的解读也是五花八门,简单来说,这就是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这五位“帝王”的传说。但有个问题,这个“五帝”的概念,居然可以变得更多——比如,汉代的古学家就加了一个少昊,让五帝变成了六人。于是,这一说法就成为“六人而为五”,你说这事儿不牵强吗?
最搞笑的是,东晋时期的《伪古文尚书》里,居然把三皇中的燧人给踢出去了,直接把黄帝升格为三皇之一,搞得整个历史脉络有点像玩拼图,拼成了“六人五帝”的新模式。问题是,大家现在都知道《伪古文尚书》是假的,不值一提。对于这种改编历史的操作,大家也都心照不宣,觉得这不过是想给五德终始的理论找点儿新理由罢了。
五德终始的理论,最早是齐国的学者邹衍提出来的,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,原本的五德是:虞(木)、夏(土)、殷(金)、周(水),于是秦始皇就开始自称水德,汉朝自称土德。后来,刘向父子更是把五德的顺序给调了个个儿,搞得最后的五帝和古老的顺序全然不同。你瞧,黄帝居然还被安排了土德的位置,和后来的历史对比起来,简直是讽刺。
但问题是,换个角度看,五帝的顺序背后其实是“相生相克”的五行理论,而这个理论本身就带着很浓的道家色彩,历史学家们做出这些解读,往往带有个人色彩,真真假假,谁也不敢保证完全正确。最古老的说法,依然是《风俗通》里引用的那套燧人、伏羲、神农三皇组合,而《史记》则更简洁明了,把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列为五帝,承认了有明确的世系。
然而,不管三皇五帝的真面目如何,我们只能说,他们的传说已经变得模糊不清,甚至无法考证。但有一点倒是可以确认,那就是这些人物的背后,代表着一个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象征:燧人是火的发明者,伏羲是八卦的创始人,神农是农业的开拓者,而黄帝、尧、舜更是集权与道德的化身。如此种种,他们可能并非历史的真实人物,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,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进步。
所以,三皇五帝到底是谁?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。每个时代的人或许都有不同的看法,但归根结底,他们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